当前位置: 首页 > 知识问答

晨会聚焦230426

来源:华体会app下载入口    发布时间:2023-12-19 01:28:44

  房地产行业周报:房地产行业周观点-楼市“弱复苏”已既成事实,最高法明确商品房消费者权利

  农业行业专题:农林牧渔2023Q1基金持仓分析-养殖持仓环比提升,核心关注弹性成长标的

  铖昌科技(001270.SZ) 深度报告:星载相控阵芯片核心供应商,受益卫星互联网快速发展

  快手-W(01024.HK) 海外公司快评:料电商、直播业务增长强劲,利润侧减亏顺利

  箭牌家居(001322.SZ) 公司快评:2023一季度收入小幅下行,净利润短期承压

  海大集团(002311.SZ) 财报点评:2022年及2023Q1营收净利均实现同比双增长,饲料、养殖、动保、种苗多元化经营向好

  鲁商发展:剥离地产聚焦大健康美业,化妆品业务快速地发展。公司早期系山东省区域型房企,后在18、19年陆续通过收购福瑞达医药集团(以医药和化妆品为主业)、焦点生物(全球销量第二大透明质酸原料制造商)实现业务转型。当前公司已公告计划剥离房地产业务,进一步聚焦以美妆为主的大健康产业布局。2022年公司大健康核心业务化妆品/药品/原料添加剂业务营收分别实现19.69/5.11/2.85亿元,同比+31.68%/-5.44%/+0.69%,逆势环境下继续表现优异,其中化妆品业务收入19-22年复合增速达到84.52%。未来公司将背靠优质生物医学产业资源,不断赋能三大业务板块持续发展。

  化妆品业务:“4+N”品牌矩阵布局美妆产业:公司通过“4+N”品牌策略模式,以瑷尔博士和颐莲为主要增长驱动力,不断赋能新品牌发展。具体来看:1)瑷尔博士:主打微生态护肤理念,定位差异化快速成长,22年收入增长40%至10.6亿元。2)颐莲:主打玻尿酸护肤,依托福瑞达深厚的玻尿酸研究基础创立,22年收入增长10%至7.1亿元。3)此外公司正积极地推进美妆中小新品牌,不断涉足精准护肤、精油、弱敏肌等赛道,品牌矩阵持续拓展。

  原料业务:以透明质酸原料为核心,全力发展高的附加价值赛道:公司原料业务主要依托旗下焦点福瑞达以及福瑞达生物科学技术开展。焦点福瑞达主要以透明质酸为核心发展趋势,目前520吨/年医药级透明质酸项目顺利建设当中;而福瑞达生物科学技术则以生物发酵原料作为产业化方向,并积极布局生物合成等技术,不断致力于食品添加剂和化妆品原料的研发。

  生物制药业务:中药+玻璃酸钠药品双驱动:依托公司形成的贯穿生物医药的全产业链集群优势,在中药和玻璃酸钠药品两大板块齐发力,一方面背靠明仁福瑞达推进“中药全链条+多元化”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另一方面依托博士伦福瑞达在玻璃酸钠的研究和开发,在眼科和骨科形成较强市场竞争力。

  投资建议:化妆品业务高成长,积极迈向大健康生态。公司未来将聚焦以化妆品业务为主的大健康产业布局,以全球领先的技术,聚焦包括玻尿酸等相关原料产品的应用创新与研发。在下游产业化布局中重点发力化妆品、生物制药等领域。以差异化的产品力、精细化的渠道运营、全产业链赋能实现快速成长。我们预计公司23-25年归母纯利润是4.07/5.15/6.40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40/0.51/0.63元/股,对应PE分别26/20/16倍。综合绝对及相对估值,给予公司合理价值区间为13.6-14.3元/股,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地产业务重组剥离进度没有到达预期,化妆品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流量成本上升的压力,原料产线进度没有到达预期等风险。

  复盘疫情3年,餐饮各赛道均存在出清,2019Q4-2023Q1门店数CAGR:烧烤(-3.0%)饮品(-3.1%)火锅(-5.5%)酒馆(-7.2%)整体(-8.8%)江湖海鲜(-9.6%)川菜(-10.1%)快餐(-12.9%)。酒馆行业重线下消费场景&氛围感,赛道出清趋势显著;目前海伦司规模优势一骑绝尘,仍未观测到成规模的竞争对手,而此优势将持续巩固其经济型酒馆的“超高的性价比定位”。

  公司定位“年轻人平价社交平台”,从始至终坚持超高的性价比定位,我们大家都认为公司端变化核心有三:1)门店内部优化迭代结束:关闭培育周期较长及选址欠佳的门店,2022年分别新开/关店 179/194家,当前关店调整基本完毕&减值计提充分;2)转型加盟押注下沉市场,未来与当地个体户合作的轻资产加盟模式(风险共担)将成为公司未来主要拓店思路;3)核心管理层股权绑定充分,授出价格约10港元,调动二次创业积极性。

  风险提示:疫情反复、品牌热度下滑、行业竞争加剧、开店节奏低于预期、新店表现没有到达预期、合规风险、食品安全风险等。

  投资建议:盈利改善与开店加速的经营拐点来临,合理目标价15.95-18.13港元,维持“买入”评级

  2022年公司经营承压大幅关店调整,致市场对公司长期成长性存在一定担忧;但公司积极求变、重新确定加盟&轻资产转型方向,我们大家都认为公司模式重构后下沉扩张值得期待;此外公司2022年对前期选址及经营不佳的门店采取关店处理且减值损失计提充分,资产负债表压力释放充分,2023Q1在静默门店尚未全部重启的情况下(387家门店经营超40天),仍实现归母净利润0.74-0.76亿元,我们预计2023年有望迎来盈利改善及拓店重启的戴维斯双击拐点。综合上述观点,我们审慎乐观预期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90/7.00/9.48亿元(原预测为4.26/6.46/7.77亿元),当前股价对应2023-2025年PE估值为36/20/15x,综合相对估值和绝对估值,6-12个月合理目标价为15.95-18.13港元(对应24年PE估值为25-29x),较昨日收盘价仍有25.9%-43.1%的上升空间,维持“买入”评级。

  能源物联网领军企业,集团深耕电网市场,持续稳健成长。公司是国内能源物联网领军企业,长期位居电网数字化第一梯队供应商。产品布局包括感知层的监测与传感终端,网络层通信模块和网关、系统层SaaS等,应用于数字电网和智慧城市等不相同的领域。母公司威胜控股在电网市场耕耘多年,实控人旗下产业资源丰富,助力公司发展。2016年至今,公司营收复合增速为17%,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长率为26%,实现长期稳健成长。截至2022年末,公司在手合同25.2亿元(同比增长42%),奠定后续增长基础。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加速电网数字化进程。公司所在电网数字化市场加速发展:“十四五”两网规划投资约3万亿,23-25年节奏有望加速,且结构上向配网倾斜,两网规划“十四五”配网投资超1.5万亿;存量市场方面,通信模块迎双模升级,迭代需求仍处高峰期,而通信网关新标准下价格回升,有望协同电表招标提升需求;增量市场方面,配网智能化推动配变台区升级,仅公变台区改造升级对应的设备市场空间超千亿,且通信模块也有望从电表向其他智能化设备渗透应用,打开增长空间。

  海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空间广阔。“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建项目丰富,智能表计渗透率普遍低于10%,渗透空间广阔。公司前瞻布局下已进入收获期,电力AMI和智慧水务等产品先后中标埃及、孟加拉、印尼等地项目,2022年与沙特签署合作备忘录,后续有望实现持续增长。

  智慧城市应用市场不断突破。预计2026年全国智慧水务中智能表计需求有望超7000万;智慧消防市场规模突破180亿元。公司以点带面实现突破,例如智慧水务业务立足湖南拓展全国,智慧消防以标杆企业(如银行)为抓手,实现后续中标份额、中标范围的不断提升。

  核心技术为基,产品竞争力突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包括:(1)产业链布局全面,但不盲目扩张,根基在于领先的感知与通信技术能力;(2)持续研发投入,夯实核心壁垒;(3)前瞻布局海外市场,营销网络建设全面;(4)股东与集团层面具备丰富的产业资源,与公司具备拥有业务协同效应。

  盈利预测与估值:预计公司23-25年收入为26/32/40亿元,归母纯利润是5.2/6.5/8.0亿元,股价合理区间在28.9-32.9元,对应23年PE区间为28-32倍,相对于目前股价有8%-23%的溢价空间,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电网数字化进程没有到达预期;智慧城市投资没有到达预期;海外市场拓展不及预期。

  报喜鸟(002154.SZ) 财报点评:2023一季度净利润增长24%,库存恢复健康

  一季度收入增长12%,净利润增长24%,高基数上表现优异。公司是国内中高档服装品牌集团。2023年一季度公司收入增长11.5%至12.9亿元,归母净利润增长24.2%至2.56亿元,扣非净利润增长31.9%至2.20亿元,在2022Q1收入/归母净利润增长16%/14%的较高基数上,表现靓丽。收入增长主要由于成熟品牌报喜鸟、哈吉斯、宝鸟及成长品牌恺米切、乐飞叶均实现增长。我们预计,按月份看,1-3月呈现逐月加速趋势;按品牌看,哈吉斯增速高于报喜鸟;按渠道看,直营增速高于加盟。

  高质量经营下库存和应收改善、净利率提升,经营活动现金流大幅度增长。2023一季度毛利率增长0.3百分点至66.1%,反映公司良好的零售折扣水平。公司延续疫情期间的费用管控力度,费用率合计同比下滑3.2百分点,存货减值计提增加令资产减值比率提升0.7百分点至1.9%,因此一季度归母净利率提升2.4百分点至20.1%。一季度末存货金额同比-1.1%至10.8亿元,存货周转同比/环比-18/-27天至241天,回落至健康水平,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同比和环比均小幅改善至45天。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50亿元(2022Q1:-0.93亿元),主要由于公司主要品牌收入均实现增长,销售回款增加,且支付的税金和薪酬下降。

  两大主品牌势能强劲,今年有望保持较积极开店计划。2022年经营压力下,公司保持稳步扩张,报喜鸟/哈吉斯店数净增长1%/4%,总面积净增1%/7%,新开门店符合计划。我们预计2023年将保持较积极的开店计划。

  投资建议:营运能力持续提升,看好中长期持续高成长前景。自2017年公司聚焦服装主业以来,经过一系列组织和经营上改革,公司步入高速增长轨道,同时经营模型快速改善。目前来看,公司库存、折扣、利润率都回到健康水平,主品牌在年轻化驱动下稳健增长,哈吉斯定位高端运动休闲景气赛道,凭借优秀的品牌基因和渠道运营能力,店数稳步增加、坪效逆势提升,近年快速放量贡献业绩增长。我们看好经营模型调整到位后,公司中长期持续高成长的前景,同时关注短期低基数下释放的高增长弹性。由于一季度业绩超预期,小幅上调盈利预测,预计2023-2025年纯利润是6.0/7.3/8.6亿元(原为5.8/7.1/8.4亿元),同比增长31%/21%/18%,由于盈利预测上调,上调目标价至6.6-7.4元(原为6.3-7.1),对应2023年PE 16-18x,当前估值相比同类公司具备拥有较超高的性价比,维持“买入”评级。

  登海种业(002041.SZ) 财报点评:营业收入同比+20%,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12%

  制种成本上升限制利润表现,全年扣非归母净利润回落。公司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13.2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0.45%,实现归属于母企业所有者的净利润2.5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8.77%,主要系当期费用优化明显且处置子公司产生投资收益近2700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母纯利润是1.62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1.69%,主要系制种成本上升导致玉米业务毛利率下降。分季度来看,公司2022Q4营业收入同比+29.53%至1.41亿元,但受制种成本上升影响,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母净利润同比-8.01%至1.00亿元。分业务来看,公司玉米业务延续景气,22年共实现收入11.75亿元,同比+20.06%,实现毛利3.90亿元,同比+4.62%,但毛利率受制种成本上升影响下降4.91pcts至33.24%。

  新季种子延续涨价,优质品种尤受青睐。2022年国内玉米种子制种总产实现增收,商品种子总供应量约16.5亿公斤,预计总需种量约11.5亿公斤,对应种子供需比超140%,供求关系与上年相比偏宽松。但受制种成本上升影响,全国玉米种子销售均价同比涨幅仍超10%。同时受高种植受益驱动,农户对品种稳产性关注提升,主导品种中的益农14、东单1331、中科玉505、裕丰303、登海605、沃玉3号、西抗18等市场表现强势。考虑到当前玉米价格保持高位震荡,农户种植收益仍可观,我们大家都认为公司23年业绩有支撑。

  优质品种储备充足,有望充分受益转基因落地。公司在历经近50年玉米育种研发创新和高产攻关,完成了以掖单2号、掖单6号、掖单13号、登海661与登海605、登海618为代表的5代玉米杂交种的进步性替代,引领了中国杂交玉米的发展趋势,现有品种储备丰富,品种高产高抗特性突出,2021年度杂交玉米销售总额位列国内第二,登海605、先玉335全国推广面积位列全国玉米品种推广面积第5位和第6位。考虑到公司已和大北农等国内先进转基因性状公司开展深入合作,我们大家都认为公司未来有望凭借出色的玉米杂交育种研发实力继续引领转基因落地后的品种换代升级,进而分享行业门槛提高带来的份额提升红利。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A股最纯正玉米标的,短期业绩有望受益粮价景气延续,中长期有望随转基因落地后的品种换代实现成长,我们预计公司23-25年归母纯利润是2.56/3.03/3.30亿元,22-24年每股受益为0.29/0.34/0.37元,对应当前股价PE为58.3/49.2/45.1X,维持“买入”评级。

  策略深度:产业链ESG系列研究(二)-TMT产业ESG评级情况与实践案例

  在不同的ESG评级体系下,A股TMT行业公司评级呈现正态分布特征,评级结果较为集中,多分布在B类。标的覆盖较广的评级体系之间,评级结果具有较强正相关性,但是评级结果一致性偏弱,但是各机构对于规模较大的TMT公司的评级结果具有较好一致性。

  TMT行业ESG评级略高于A股中等水准,环境、社会和治理维度的评分与A股中等水准相当。从分项得分来看,TMT行业公司治理绩效社会绩效环境绩效,TMT行业治理维度及社会维度评分呈现正态分布,得分分布较为集中,环境维度得分分布离散程度较高呈现左偏。TMT行业总市值较大的公司ESG评级显著优于A股中等水准,ESG总分及各维度得分的分布与TMT全部企业得分的分布相似,但是均值相对较高。

  在未来TMT行业ESG绩效提升主要有两方面的重要抓手:一是,推动行业集中度提升,促进行业内资源向行业内有突出贡献的公司配置;二是,强化环境治理,贯彻落实节能减排,降低生产的全部过程中对环境的负外部性。

  A股TMT行业ESG“尖子生”及“潜力公司”均格外的重视ESG绩效的改善。首先,在环境方面,所有企业均积极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减少资源消耗,控制排放;其次,在社会责任方面,完善供应链管理、提升产品质量、保护投资者及员工权益、回馈社会、信息及隐私保护,是大部分企业践行ESG理念的共识;最后,在公司治理方面,所有公司均建立了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公司治理结构完善。部分公司成立了独立的ESG管理委员会,自上而下推行公司ESG实践。

  公司ESG披露标准和范围仍有提高空间:当前阶段,我国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以自愿披露为主,并且我国并没有完整的ESG披露标准框架,各个上市公司在披露ESG信息时,具有较强的自主性。在披露标准方面,各上市公司发布的ESG报告依据的披露标准不一;在议题披露方面,各上市公司并不会参考各个标准披露全部议题,而是会选择性择优披露部分议题。

  就ESG分项议题披露而言:在环境议题披露方面,TMT企业在ESG报告中环境信息披露较为完善,披露指标多为直接资源消耗及直接污染排放指标,作为产业链末端行业。在未来,TMT企业应从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的方面出发,增加环境足迹方面的披露,进而更好地践行ESG理念;在社会议题披露方面,TMT企业在员工权益、供应商管理、社会公益、信息和隐私保护方面披露状况良好,所有议题披露率均处在较高水准;在公司治理议题披露方面,TMT企业对于该类议题的披露水平较低,并且多为定性披露。

  TMT企业践行ESG理念,改善ESG绩效是大势所趋,也是公司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证。就ESG体系发展而言,ESG信息公开披露将逐步由自愿披露转为强制披露,披露标准将逐步统一并贴合中国国情;就TMT企业ESG实践而言,在未来需要抓重点、补短板,步步为营,有序推进ESG实践落实。

  风险提示:ESG信息公开披露本土化标准迭代没有到达预期,ESG披露信息覆盖度和全面度有待提升等;文中涉及上市公司均为ESG体系复盘梳理,并不作为投资推荐的依据。

  宏观对冲基金发展经历了多次波动,近年来海外宏观对冲基金复兴趋势明显。19世纪70年代,新一代海外宏观对冲基金起源于股票交易和商品交易两个方向:由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聚焦于股票交易的对冲基金将外债和货币纳入交易范围;商品公司随世界贸易发展逐渐涉足股票、债券等领域。宏观对冲基金在19世纪90年代到达鼎盛,但随后因政策干预、黑天鹅事件等因素影响遭受重击。2008年,宏观对冲基金在金融危机中展现了优越的风险预测和管理能力,重新得到投资者青睐,规模和占比大幅回升。2020年疫情爆发后,全球长期资金市场波动加剧,为宏观对冲基金提供复兴的新机遇。2022年3月,美联储扭转前期“大放水”的货币政策,基于与股、债资产较低的相关性,宏观对冲基金发展形势迎来利好。

  宏观对冲基金通过对全球市场失衡和价格错配现象的把握,获取高投资回报。其特点包括:投资标的具全球性且流动性高;偏离均衡状态下进行套利;交易灵活,采取多空策略;运用杠杆进行高杠杆投机交易;收益主要来自于Alpha,与股票市场相关性低。根据投资方法不同,宏观对冲基金的投资策略可分为主观性宏观策略和系统性宏观策略;根据交易方法不一样,宏观对冲基金交易可分为定向型交易和相对价值交易。

  海外宏观对冲基金的成功源于对宏观形势的准确把握。本文以Paul Tudor Jones、量子基金、桥水基金、John Paulson为例,上述机构从基本面、技术面等角度,通过一系列分析宏观经济发展形势、政府干预政策对大类资产的影响预测未来资产价格趋势,并利用多空策略获利。其中前四个案例成功预测出“黑色星期一”、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等宏观大事件。

  对于宏观对冲基金,市场波动是机遇也是风险。海外宏观对冲基金依靠押注偏离均衡的资产价格获利,该操作存在高风险,如老虎基金因多次错误押注连续投资失利导致巨额亏损,Amaranth Advisors因天然气价差异常变动这一小概率事件而破产。由于海外宏观对冲基金对市场波动、政策干预敏感,因而需注意投资策略的审慎选择和执行,经过控制杠杆、仓位等方式加强风控能力。

  在历史上单边押注利率和汇率的操作思路,博取赔率的宏观对冲思路,已不再适用于当前的市场,宏观对冲的重心在“对冲”。全球金融监督管理宏观审慎管理的能力和二十年前不可同日而语,近年来除了土耳其2018年股债汇三杀外,其他经济体鲜有恶性通胀、汇率短期大幅贬值等案例。聚焦在汇率单边走势的博弈中容易押错方向,1998年的量子基金、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在俄罗斯资产上折戟,2022年卢布兑美元在乌克兰危机中快速贬值但又触底回升,到年底反而成为少数较美元保持韧性的货币之一。无论从宏观对冲基金指数的低波动“画线派”净值曲线,还是从非海外衰退年份、三至五年期中长期回报率排名均靠前的方面出发,都能够正常的看到宏观对冲基金的内涵更看重“对冲”而非“博弈”。

  风险提示:海外地缘冲突风险尚未结束,市场对下半年美联储议息会议预期仍存在分歧等。

  房地产行业周报:房地产行业周观点-楼市“弱复苏”已既成事实,最高法明确商品房消费者权利

  市场从2-3月的高预期逐渐回到现实“弱复苏”的轨道,过度乐观的预期已认清现实,过去一段时间的下跌正是上面讲述的情况的反映,地产股将企稳上行。地产板块投资应更重视个股选择,看好拿地积极、有增长预期的α属性较强的公司,核心推荐越秀地产、华润置地。此外,维持竣工+30%判断,建议布局地产链相关标的。

  板块方面,2023.4.17-2023.4.21期间,房地产指数(中信)下跌4.67%,沪深300指数下跌1.45%,房地产板块跑输沪深300指数3.22个百分点,位居所有行业第26位。近一个月,房地产指数(中信)下跌3.42%,沪深300指数上涨0.83%,房地产板块跑输沪深300指数4.25个百分点。

  个股方面,2023.4.17-2023.4.21期间,11只个股上涨,126只个股下跌,1只个股持平,占比分别为8%、91%、1%。涨跌幅居前5位的个股为:*ST新城、中国国贸、云南城投、华联控股、万业企业,居后5位的个股为:新华联、嘉凯城、京蓝科技、中天金融、ST慧球。

  销售端,新房、二手房复苏节奏放缓。从新房维度,30城销售销售复苏势头放缓。2023年4月22日,30城商品房7天移动平均成交面积同比+15%;截至2023年4月22日,30城商品房累计成交面积为4433万㎡,同比+7.2%。从二手房维度,样本7城成交面积同比基本持平。2023年4月21日,样本7城二手房屋当周成交面积134万㎡,环比+6%,成交量较上周略有修复;截至4月21日,样本7城二手房屋当年累计成交面积1636万㎡,累计同比+66%,与上期基本持平,较2021年同期-22%,较2019年同期+27%。

  拿地端,住宅类用地成交量累计同比降幅扩大。2023年4月23日,100大中城市住宅类用地当周成交面积126万㎡,环比-70%。截至4月23日,100大中城市住宅类用地累计成交面积9839万㎡,累计同比-17%,降幅比上期扩大,较2021年同期-14%,较2020年同期-6%。

  ①中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商品房消费者权利保护问题的批复中明确,商品房消费者以居住为目的购买房屋并已支付全部价款主张其房屋交付请求权优先于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抵押权以及其他债权的,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②广东深圳有消息称银行核定房价以网签备案价和评估价孰低为准,二手房指导价仅作参考。③福建泉州、安徽合肥、江苏无锡、浙江杭州、河南省省直机关优化住房公积金政策。④河南省进一步营造促进住房消费市场氛围,通过发放购房补贴、契税补贴等方式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①政策落地效果及后续推出强度没有到达预期;②外部环境变化等因素致行业基本面超预期下行;③房企信用风险事件超预期冲击。

  农业行业专题:农林牧渔2023Q1基金持仓分析-养殖持仓环比提升,核心关注弹性成长标的

  基金持仓:养殖持仓环比回暖,种植持仓依然坚挺。2023Q1农业板块重仓持股总量较2022Q4环比+4.63%,生猪、动保、种子板块,以及优质黄鸡养殖标的得到重点布局。其中,海大集团属于管理层优秀的大农业领域成长股,在农业板块重仓持股总市值排名中的头部地位依然稳固。此外,重仓持股总量环比提升明显的标的还有:新五丰(23Q1新增重仓股)、华统股份(+710%)、瑞普生物(+625%)、唐人神(+620%)、生物股份(+371%)、中牧股份(+208%)、隆平高科(+69%)、科前生物(+43%)、立华股份(+35%)、温氏股份(+18%)、巨星农牧(+14%)、天康生物(+12%)、荃银高科(+8%)等。

  生猪板块持仓:市场关注度提升,核心布局优质弹性标的。22023Q1生猪板块个股的重仓基金数量较2022Q4显著提升,重仓持股总量较2022Q4环比增长15%,其中,华统股份、新五丰、巨星农牧、唐人神、京基智农等小体量生猪标的重仓持股总量均实现明显环比增长。另外,白马标的温氏股份重仓持股数量及总市值季度环比分别上涨18%、23%,展现出机构投资的人对于出栏增速快、成本边际改善明显的白马标的更加青睐。我们大家都认为,短期猪价不管是回落还是提前启动上涨,均不影响中期猪价强势走势。另外,南方逐步进入雨季,养殖疾病有望步入高发期,后期猪价强势有望延续。核心看好出栏增速快、成本管控能力强的标的,重点推荐:华统股份、新五丰、巨星农牧、天康生物、唐人神、金新农、温氏股份、牧原股份、新希望等优质标的。

  行业观点:全面翻多养殖板块,期待转基因稳步落地。1)生猪:全面翻多养殖板块,中期猪价有望开启强势走势。核心推荐:华统股份、新五丰、巨星农牧等。2)禽:白鸡方面,考虑到2022年祖代引种收缩,叠加白鸡内生消费增长共振,我们大家都认为今年下半年白鸡板块有望开启高景气。黄鸡方面,近期产能继续回落,伴随生猪和白鸡景气回升,黄鸡价格再起确定性更高,继续看好。核心推荐:益生股份、立华股份、圣农发展等。3)动保:非瘟疫苗新产品有望推动估值修复。核心推荐:科前生物、回盛生物、中牧股份、普莱柯、瑞普生物等。4)种植链:看好种业周期与成长共振,2022年转基因品种端有望取得实质性推进。重点推荐:隆平高科、登海种业和大北农。

  投资建议:推荐养殖、后周期、种业三大主线)生猪推荐:华统股份、新五丰、巨星农牧、天康生物、唐人神、金新农、温氏股份、牧原股份、新希望等;2)禽推荐:益生股份、立华股份、圣农发展等;建议关注春雪食品、湘佳股份。3)动保推荐:科前生物、回盛生物、国邦医药、中牧股份、普莱柯、瑞普生物等。4)种植链推荐:大北农、隆平高科、登海种业等。

  维持半导体3Q23景气拐点判断,重申推荐国产化提速的设备及零部件。过去一周上证下跌1.11%,电子下跌6.41%,子行业中半导体下跌8.63%。上周台积电法说会表示半导体市场复苏力度依然较弱,并下修了下半年先进制程稼动率指引、全年美元营收预估以及对全球晶圆代工市场的展望(由下滑3%下修为下滑7%-9%),但其着眼于支持未来几年客户结构性增长,依然维持全年资本开支预期。结合近期产业链跟踪,我们维持3Q23半导体景气拐点判断,根据此前费城半导体指数复盘研究,看好在AI算力需求迅速扩张的背景下,当前时点半导体板块抢跑性的配置行情,继续推荐:国产化进程明确提速的设备、零部件及材料龙头(中微公司、北方华创、英杰电气、鼎龙股份、芯碁微装等);周期相位领先、具备全球竞争力的封测龙头(长电科技、通富微电);下游成长性突出、技术卡位领先的设计龙头(晶晨股份、国芯科技、芯朋微、力芯微、杰华特等)。

  4月下旬TV面板价格延续涨势,2Q23面板厂稼动率环比回升。根据WitsView数据,4月下旬32/43/55/65英寸LCD电视面板价格31/55/95/133美金,较4月上旬提升3.3%/3.8%/4.4%/5.6%,电视面板价格延续涨势。根据Omdia数据,受益于电视、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LCD面板订单激增,全球显示面板厂家的稼动率从1Q23的66%环比回升至2Q23的74%。LCD面板厂继续执行“以销定产”的经营模式,逐步并谨慎提高稼动率以维持面板价格。我们看好2023年LCD面板价格将实现温和回升,LCD面板厂稼动率将回升至正常水平,重点推荐京东方A、TCL科技、三利谱。

  ASML预计今年中国销售显著回升,国内半导体扩产规模预期提升。上周,ASML在其业绩发布会上称,1Q23中国(除中国台湾外)约占公司销售额8%,约占积压订单的20%,今年未来几个季度销量显著回升。公司表示部分销售仍可能会受到荷兰出口管制措施所影响,但目前仍在等待荷兰当局的最终指引。我们大家都认为国内半导体扩产规模预期有望提升,重点推荐有望在2025年成为全世界第二大纯晶圆代工企业的中芯国际,在先进存储极高深宽比和先进逻辑刻蚀有望取得重大突破的中微公司,国内继续推荐北方华创、长电科技、芯碁微装、鼎龙股份、万业企业、富创精密、通富微电、华虹半导体等。

  预计2026年全球数字化转型支出将达3.41万亿美元,半导体是数字化基础。4月19-20日,以“跃升数字生产力,加速迈向智能世界”为主题的华为第20届全球分析师大会在深圳举行,华为预计2025年55%的经济稳步的增长来自数字驱动,2026年全球数字化转型支出将达3.41万亿美元;到2030年通用计算能力将增长10倍,AI计算能力将增长500倍,全球联接总数达到2000亿。我们大家都认为,半导体是数字化的经济的基础,也是算力提升的关键,长期成长性叠加短期周期触底,继续推荐产业链各领域有突出贡献的公司中芯国际、长电科技、芯朋微、杰华特、晶晨股份、圣邦股份、兆易创新、士兰微等。

  车企相继发布碳化硅车型,功率器件厂商布局加速。上海车展东风、理想、广汽、蔚来、吉利、小鹏、深蓝和红旗等多个车企推出了SiC车型,此外华为推出了SiC电驱,中车推出了搭载自主SiC芯片的E4.0平台电驱。从整车到电驱,碳化硅应用逐步落地。随着下游需求逐步明晰,功率器件厂商在碳化硅上均实现量产端进展,斯达半导碳化硅模块已大批量供货,扬杰科技已量产碳化硅MOSFET且投资建设6英寸晶圆产线,东微半导碳化硅系列产品硅方碳已实现收入将逐步放量,士兰微6英寸碳化硅产线片/月产能,中车时代电气碳化硅MOSFET已量产,宏微科技已推出多款碳化硅模块产品。随着产业加速渗透,推荐关注在碳化硅进展顺利的斯达半导、时代电气、士兰微、扬杰科技、宏微科技及东微半导。

  消费电子:海康威视、工业富联、沪电股份、京东方A、传音控股、环旭电子、光弘科技、视源股份、TCL科技、东山精密、康冠科技、闻泰科技、创维数字、永新光学、鹏鼎控股、福蓉科技、世华科技、三利谱、福立旺、歌尔股份、易德龙、博敏电子、蓝特光学、精研科技、长信科技

  半导体:中芯国际、国芯科技、长电科技、晶晨股份、杰华特、芯朋微、裕太微-U、圣邦股份、力芯微、斯达半导、恒玄科技、芯原股份、东微半导、通富微电、紫光国微、峰岹科技、扬杰科技、新洁能、华虹半导体、纳思达、宏微科技、士兰微、时代电气、兆易创新、韦尔股份、晶丰明源、北京君正、澜起科技、艾为电子、思瑞浦、卓胜微、纳芯微、赛微电子

  设备及材料:英杰电气、中微公司、鼎龙股份、北方华创、芯碁微装、安集科技、路维光电、富创精密、广立微、万业企业、立昂微、沪硅产业-U

  销售收入同比增长64%,智能装备与电机电控加速增长。2022年全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5亿元,同比增长64%;归母净利润1.49亿元,同比增长14%。其中,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总收入8亿元,同比增长99%;智能装备整体解决方案收入24亿元,同比增长46%。单四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亿元,同比增长84%,环比增长77%;归母净利润0.51亿元,同比增长693%,环比增长49%。新能源行业汽车增速较快,叠加公司产品竞争力强、市场占有率提升、客户结构向上,公司的出售的收益连续2年保持40%以上的增速,电驱动系统业务连续两年翻倍式增长。

  利润率短期下降,规模效应摊薄期间费用。2022年全年,公司的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18%/4%,分别同比下降5.67/1.89个百分点。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2.43%/4.42%/6.94%/-0.60%,分别同比-0.86/-1.07/-0.90/-0.68个百分点。单四季度,公司的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17.88%/3.90%,分别同比-1.38/+5.11个百分点,环比分别下降0.12/0.75个百分点;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1.82%/3.40%/5.98%/-0.28%,分别同比-1.40/-2.07/-1.68/-0.48个百分点,环比-1.11/-1.87/-1.82/+0.39个百分点。2022年,外部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部分地区疫情管控推高交付成本,内部公司管理团队和人员规模快速扩张,除此以外还有公司股权激励1000多万元计入管理费用,导致公司的利润率会降低,但是公司销售规模快速扩张也摊薄了期间费用率,实现了优秀的成本控制。

  客户结构优质,业务规划清晰,具备成为行业龙头潜质。在智能装备领域,公司的主要客户包括特斯拉、比亚迪、大众、蔚来、理想等,并成立独立事业部积极地推进电芯产线的相关业务;在电驱动系统领域,公司的主要客户包括理想汽车、蔚来、吉利汽车、广汽集团、江淮汽车等,已完成七合一等高度集成化的电驱动系统研发落地。公司业务快速扩张,研发人员数量接近翻倍,积极引入国际管理咨询公司与高品质人才进行组织架构优化升级,并计划适时拓展和储备公司发展第三曲线 年的发展奠定基础。

  由于今年汽车行业价格竞争激烈,我们下调盈利预测,预计2023/2024/2025年公司的净利润分别为2.65/3.67/5.44亿元(原预测2023/2024分别为3.32/4.47亿元),对应PE分别为21/15/10倍,维持“增持”评级。

  一季度营收利润同比增长,受益于商用车复苏及后装市场占有率提升。2023年一季度公司实现出售的收益33亿元,同比增长5.85%,环比下降14.44%;归母净利润1.64亿元,同比增长16.88%,环比下降3.99%。2023年一季度,国内汽车行业销量同比下降6.7%,其中乘用车同比下降7.3%;骆驼股份作为低压电池细分赛道龙头,一方面受益于商用车复苏,另一方面持续提升维护替换市场占有率,实现了业绩的稳健增长。

  负面因素减退,一季度净利率同环比提升。2023年一季度,公司的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4.74%/2.86%/1.83%/1.07%,分别同比+0.22%/-0.06%/+0.46%/+0.31%,分别环比-0.32/+0.50/+0.48/+0.78个百分点。毛利率15.22%,同比下降0.57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89个百分点;净利率5.02%,同比上涨0.38个百分点,环比上涨1.05个百分点。2022年限制公司纯收入能力的负面因素在2023年一季度都有明显好转,国内疫情风控措施已基本解除,海运成本与原材料成本企稳,投资净收益大幅转正,单价较高的商用车市场也明显复苏,我们看好2023年全年公司的盈利能力修复。

  终端渠道加速建设,低压锂电获得26个项目定点。2022年,配套市场方面,公司全年共完成了55款车型项目的导入和切换,62个项目定点,其中新能源项目包括大众MEB、AITO、吉利、零跑、广汽埃安。替换市场方面,截至2022年底完成了2600多家服务商及84000多家终端商的建设,全国县级区域终端覆盖率达到96%。低压锂电方面,12V/24V/48V锂电产品分别获得了宝马、奇瑞、吉利、宇通、东风小康等优质车企的项目定点。2022年公司锂电产品营销售卖收入0.62亿元,同比+226%。

  低估值细分赛道龙头,渠道升级、业务开拓打开成长空间。汽车低压铅酸电池是一个成熟赛道,截至2022年底,骆驼股份在前装市场的市占率为49%,后装市场为30%。我们大家都认为,骆驼股份未来的成长空间主要在于:1)渠道升级,铅酸蓄电池的后装市场、海外市场的规模远大于国内前装市场,公司在这两个市场的份额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2)业务开拓,公司积极开拓低压锂电池、储能锂电池业务,有望带来新增量。

  兴通股份披露2022年年报、2023年一季报。2022全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85亿元,同比增长38.44%,实现归母净利润2.06亿元,同比增长3.60%,实现扣非净利润1.97亿元,同比增长5.17%。公司计划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5元(含税)。2023年一季度,公司实现盈利收入利润的大幅度增长,其中实现营业收入3.39亿元,同比增长89.74%,实现归母净利润7701万元,同比增长57.32%,实现扣非净利润7640万元,同比增长61.23%。

  化学品船产能建设顺利,为后续成长提供持续增量。2022全年公司产能建设顺利,新增6艘化学品船与2艘LPG船,全年新增内贸化学品船运力达到4.61万载重吨。此外,公司竞得上海中船重工万邦航运有限公司51%股权,中船万邦拥有6艘化学品船,经营内外贸/台海航线年新增运力大部分在下半年投用,为2023年的成长打下坚实基础。2023年,公司化学品船发展重心将放向海外,预计全年将有9.8万载重吨化学品船投入国际航运市场。

  市占率持续扩张,居于全国领先。截止2022年末,全国沿海省际化学品船市场共有运力298艘、139.9万载重吨,公司化学品总运力达到23.97万载重吨,市占率12.1%,处于领先。按照运输总量统计,公司市占率达到13.37%,体现出由于同行的周转能力与客户质量。

  毛利率略有下降,主要为收入结构影响所致。2022全年,公司化学品运输毛利率47.77%,同比21年减少4.56个百分点;成品油运输毛利率23.32%,同比上年较少25.19个百分点;公司新开辟的LPG运输业务毛利率38.58%。我们大家都认为去年油价大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影响了公司自有船舶的盈利能力,同时外租船亦对综合毛利率有所影响。2023年一季度,公司毛利率亦同比下降7个百分点,但我们大家都认为随公司当前逐步开展化学品外贸运输与LPG运输,叠加外延并购战略的逐步实施,综合毛利率所涵盖的口径将会愈发复杂。我们1Q2023毛利率的下滑主要是基于外贸等新业务的拓展,稀释了高毛利的业务所致。

  投资建议:公司稳步推进“1+2+1”战略,不断成长为国内内外贸化学品船运行业的领军企业,我们预计公司未来运力将会稳步成长,同时通过自身的稳健经营,做到内外贸业务总实力的提升,逐步兑现自身成长逻辑。我们考虑2023年全球不太确定的宏观需求,将公司2023-24 年盈利预测由3.4/4.6 亿元下调至3.2/4.5亿,新增2025年盈利预测5.6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公司2022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5%。2022年公司实现盈利收入219亿元(+0.8%),归母净利润6.7亿元(+14.6%),扣非归母净利润6.04亿元(-36.2%),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4.3亿元(+5.8%)。2023Q1公司营业收入57.9亿元(+6.2%),归母净利润5.8亿元(+5.9%),扣非归母净利润5.8亿元(+15.2%)。公司计提资产减值14.6亿元。

  2022年公司毛利润34.79亿元,同比下降1.36亿元。其中锌产品毛利润同比增加2.95亿元,铅产品同比下降2.76亿元。2022年国内锌现货均价25220元/吨,比2021年增加2800元/吨,企业具有24万吨锌精矿受益于锌的价格弹性。

  公司经营性净现金流维持强劲,资产负债率持续下降。近几年公司经营性净现金流一直维持在30亿元以上,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公司资产负债率降至33.6%,公司的财务费用从2015年的9.14亿元下降到2022年的2.03亿元。公司借助近几年行业高景气周期,夯实资产质量,降低财务费用,达到上市以来最优水平。

  公司在年报中披露了2023年生产经营计划,预计2023年预计实现营业收入220 亿元以上,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预计30亿元以上。公司力争到2025年实现保有资源量5000万吨,矿山金属产量80万吨,冶炼产量100万吨,年营业收入300亿元,总利润40亿元目标。

  参照今年年初至今各个商品的均价,假设2023/2024/2025年锌锭现货年均价23000元/吨,锌精矿加工费均为5400元/吨,铅锭现货价格年均价15265元/吨,铅精矿加工费为1200元/吨,银价5200元/千克,且假设公司不计提大额资产减值,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1.78/22.69/23.44亿元,同比增速225.3/4.2/3.3%,摊薄EPS分别为0.43/0.45/0.46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12.8/12.3/11.9X。考虑到公司是国内铅锌有突出贡献的公司,拥有全球顶级高品位铅锌矿山,配套冶炼产能布局合理,在锌精矿供应紧张和锌价高位格局中充分受益,未来2-3年依托股东加速扩张且路径明确,维持“买入”评级。

  业绩稳步增长。2022年公司项目规模、质量双提升,矿服业务利润持续增长。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3.55亿元,同比增长18.9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10亿元,同比增长29.47%。2023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4.76亿元,环比微降0.2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5亿元,环比增长10.12%。此外,公司计划每10股派发现金人民币1.20元(含税),预计分配现金红利为7221.51万元。

  矿服业务竞争优势突出。公司深耕矿服领域,凭借技术优势、卓越的执行力以及服务表现,为矿山业主提供了大量的增值服务,得到了业主的广泛认可,并积累起优秀的行业口碑。2022年公司海外项目占比逐步提升至62%。

  Dikulushi铜矿项目已实现生产。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公司累计生产铜精矿含铜(当量)约4021吨,目前完成部分销售工作,收到预收款项1885.25万美元。根据刚果(金)矿业法等法律规定,公司拟按规定将金景矿业合计15%的股权转让给刚果(金)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相关转让手续正在办理中。

  Lonshi铜矿项目有序建设。目前项目尾矿库、选厂和冶炼厂等地表土建施工顺利推进,粗碎系统试运行圆满成功,井下掘进单月进尺已突破千米。预计2023年底建成投产,项目达产后年产约4万吨铜金属。此外,Lonshi探矿工作亦取得阶段性成果,新发现3条主要铜矿体,并具有较大找矿潜力。

  计划增持San Matias铜金银矿项目。公司拟出资不超过1亿美元收购Cordoba矿业下属San Matias铜金银矿项目公司50%的权益,与Cordoba矿业合资运营San Matias铜金银矿。若交割完成,穿透后公司将持有该项目60%股权,打开远期增量空间。

  磷矿项目放量在即。贵州两岔河磷矿项目积极地推进安全设施设计、征地补偿等手续办理工作,南采区已正式开工建设,目前井下工程稳步推进,力争完成全年15万吨出矿任务。

  投资建议:公司矿山服务业务优势显著,毛利率稳定,规模有望随保持较快成长。矿山资源业务已布局优质铜矿、磷矿资源,项目开发稳步推进,并存在增储前景。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收入72.6/107.8/127.7亿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0.0/19.0/23.4亿元,利润年增速分别为63.4%/90.7%/ 23.2%;摊薄EPS为1.66/3.16/3.89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19.8/10.4/8.4x,维持“买入”评级。

  营收同比下降,净利润增长13.6%。公司2023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51亿元,同比下降2.4%,主要是债券和外汇市场波动等多种因素影响;2023年一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46亿元,同比增长13.6%,仍然维持了两位数增长。2023年一季度加权年化ROE14.4%,同比回升0.3个百分点。

  资产规模稳健增长,资本充足率小幅回升。公司2023年一季末总资产同比增长6.6%至5.46万亿元,保持较为稳健的增长,其中贷款总额同比增长9.0%,达到3.44万亿元。公司零售AUM仍然维持较快增长,一季末零售AUM达到3.77万亿元,较年初增长5.2%,同比则增长12.3%。此外,存款同比增长10.4%至3.51万亿元,负债结构持续优化。公司2023年一季末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及资本充足率分别为8.91%、10.66%及13.26%,较年初分别上升0.27、0.26及0.25个百分点。

  净息差会降低,手续费基本持平。公司2023年一季度净息差2.63%,同比降低17bps,还在于去年净息差逐季下降带来的翘尾因素影响。公司自去年一季度以来连续五个季度的单季度净息差分别为2.80%、2.72%、2.78%、2.68%、2.63%,从单季净息差来看,今年一季度仍然会降低,还在于对公存款成本有所上升,贷款收益率则保持稳定。后续随着基数降低,预计净息差对收入的不利影响将有所减轻。手续费方面,2023年一季度手续费净收入同比基本持平,较去年年报显著改善。其中一季度实现财富管理手续费收入23.5亿元,同比增长4.8%。

  风险抵补能力保持较好水平。我们测算的2023年一季度不良生成率2.06%,同比上升24bps。不过公司一季度末拨备覆盖率290%,较年初持平,风险抵补能力保持较好水平。此外,公司一季度末不良率1.05%,环比持平;关注率1.75%,环比下降7bps。

  2022年收入同比下降15.20%,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78.55%。公司2022年实现盈利收入19.45亿元,同比下降15.20%;归母净利润0.95亿元,同比下降78.55%,公司2022年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10.93%/4.87%,同比减少13.36/14.30个pct,盈利能力变弱主要系风电法兰产品订单减少,价格下降,导致风电塔筒法兰毛利率降所致。业绩下降主要系:1)2022年全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出现阶段性下降,风电机组招标价格下降,竞争加剧,获利空间受到挤压;2)风电轴承产线处于建设期,产能尚处于爬坡期。2022年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分别为0.48%/3.29%/-0.77%/2.97%,同比变动-0.06/-0.21/-2.03/-0.88个pct,期间费用率同比下滑2.3个pct。

  公司是国内风电塔筒法兰龙头,新拓轴承业务迅速增加。公司是海上风电塔筒法兰的重要供应商,在全球同行业同种类型的产品中处于领头羊。分产品看,辗制环形锻件/锻制法兰/其他自由锻件/风电轴承2022年营收分别为9.98/2.50/0.44/1.12亿元,同比变动-21.38%/-13.02%/+33.35%/+100%,风电轴承涨幅较大主要系子公司恒润传动新研发的三排独立变桨轴承实现批量生产、销售。分地区看,公司2022年内销/外销分别实现7.90/6.14亿元,同比变动-44.06%/+133.79%,海外收入大幅上升。

  募投项目持续推进,支撑公司未来增长。风电塔筒法兰方面,公司顺应风电行业趋势和市场需求,着力大兆瓦风电塔筒法兰的研发与生产,恒润环锻现有厂区 10MW 及以上风电塔筒法兰实现批量生产,完成了从7MW向9MW至12MW技术升级。风电轴承方面,“年产4000套大型风电轴承生产线月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恒润传动新产品6MW三排独立变桨轴承于第四季度实现批量生产,8MW独立变桨轴承处于台架试验认证阶段,公司完成风电轴承从零到150 套/月产能爬坡,标志着公司产业链升级取得成功。此外,公司“年产5万吨12MW海上风电机组用大型精加工锻件扩能项目”项目进度延期至2023年12月;“年产 10 万吨齿轮锻件及深加工项目”预计 2023 年 12 月完工。

  投资建议:公司在风电塔筒领域优势地位稳固,切入风电轴承业务打开增量空间,考虑到风电开工谨慎,我们下调公司 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至3.75/6.11/8.00亿元(23/24前值为4.31/7.31),对应 PE 值24/14/11倍,维持“买入”评级。

  2022年收入同比增长30.39%,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7.26%。公司2022年实现盈利收入11.41亿元,同比增长30.39%;归母净利润3.25亿元,同比增长7.26%;剔除股权激励费用后归母净利润3.53亿元,同比增长15.94%。2023年第一季度实现盈利收入2.51亿元,同比增长14.73%;归母净利润0.66亿元,同比增长3.81%。收入业绩增长主要系新能源业务高增长,且3C业务稳健较快增长。2022年公司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66.20%/28.47%,同比变动-0.31/-6.14个pct,毛利率基本稳定。2022年公司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为17.53%/2.82%/-1.64%/16.74%,同比变动+1.22/-0.27/+0.47/+1.07个pct,主要系销售和管理人员增长,以及股份支付费用影响。2022年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0.45亿元,同比减少74.03%,主要系票据回款增加、职工人数增加273人带来员工薪酬福利支出增加。

  3C业务保持稳健,锂电业务较快增长,持续增加研发投入,加快产品迭代。分业务来看:1)3C电子行业:2022年收入6.44亿元,同比增长24.37%。3C电子行业整体景气承压,公司实现较快增长主要系产品的应用场景持续渗透,模组及关键零部件生产自动化程度提高带来新增视觉需求。2)新能源行业:2022年收入4.00亿元,同比增长55.23%。机器视觉应用于锂电池生产的全部过程中的各类关键环节,公司锂电业务收入迅速增加主要系客户对产品安全性要求提高,公司与龙头客户深化合作、且客户老项目改造带来新增长需求。3)别的行业:公司持续推进半导体、汽车等行业的布局,积极拓展头部客户,未来有望成为新的增长动力。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22年研发费用1.91亿元,同比增长39.32%,研发人员813人,同比增长13.71%,占员工总数的38.75%,研发人员平均薪酬19.36万元,同比提升27.45%。2022年公司新获得发明专利21项,在视觉软件方面加大投入深度学习和3D算法,基于自研算法,一直更新迭代,在智能读码器、相机、镜头和光源产品线均实现产品突破或迭代,进一步巩固竞争优势。

  公司是国内机器视觉解决方案龙头,卡位好竞争优势显著,长期受益于产业升级及国产替代。我们预计2023-2025年归母纯利润是4.31/5.64/7.23亿元,EPS为3.53/4.62/5.93元,对应PE为44/33/26倍,维持“买入”评级。

  2022年收入同比下降0.53%,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8.73%。公司2022年实现盈利收入144.12亿元,同比下降0.53%;归母净利润9.88亿元,同比增长8.73%。2022年毛利率/净利率为17.78%/7.45%,同比变动+2.26/+0.61个pct。2022年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为3.13%/2.23%/4.56%/-0.08%,同比变动+0.44/-0.05/+0.41/-0.16个pct,公司期间费用略有上升。2022年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6.25亿元,同比上升3838.50%。2023年一季度,公司实现盈利收入39.29亿元,同比增长9.04%;归母净利润2.92亿元,同比增长53.55%。2023Q1毛利率/净利率为18.15%/7.67%,同比变动+2.87/+2.18个pct,盈利能力改善。2023Q1业绩迅速增加主要系:1)出口持续高景气;2)公司锂电产品占比提升,产品结构持续优化;2)原材料价格下降。

  加快全球化布局进程,海外收入迅速增加。分区域看,2022年公司国内/国外营业收入分别是86.24/50.38亿元,同比变动-17.79%/+70.06%,毛利率为13.33%/26.39%,同比变动-2.29/+7.69个pct。针对海外市场,公司在澳大利亚、泰国等国家新设立销售子公司,与美国、德国、加拿大、荷兰等海外子公司形成联动,聚焦重点市场发展了多家新的代理商,加快全球化布局进程。

  叉车电动趋势明显,锂电化助力国内企业全球化。电动化方面,2022年三大类电动叉车(Ⅰ、Ⅱ、Ⅲ类)实现销量67.48万台,同比增长2.58%;内燃平衡重式叉车(Ⅳ、Ⅴ类车)销量37.32万台,同比下降15.49%;2022年电动叉车占比已达到64.39%,平衡重式叉车中电动化比例突破26.14%,叉车电动化趋势明显。锂电化方面,2022年锂电池叉车总销量为43.34万台,同比增长30.29%,占电动叉车比重达64.23%。国内叉车企业在电动叉车、新能源锂电池叉车具有竞争优势,叉车电动化、锂电化趋势有助于国内叉车企业提升国际、国内市占率。同时国内氢燃料电池叉车推广应用全面拉开帷幕,已实现示范应用。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波动风险;行业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波动;国际市场发生不利变化;

  投资建议:公司系国内叉车行业领军企业,在国内经济持续复苏,电动化趋势日益明显,以及锂电化带动公司国际化业务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的背景下,公司业绩有望稳步增长。我们预计公司2023-25年归母纯利润是12.73/15.61/18.26亿元,对应PE 14/11/10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2022年营收/归母净利润同比+18.52%/+20.98%。公司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51.31亿元,同比增长18.52%;归母净利润9.03亿元,同比增长20.98%;扣非归母净利润7.98亿元,同比增长23.45%。公司各业务板块齐头并进,精益管理下运营效率提升,公司业绩稳健增长。单季度看,22Q4营业收入15.16亿元,同比增长14.96%;归母净利润2.39亿元,同比增长24.33%。

  精细化管理持续推进,期间费用率下降2.19%。22年公司毛利率/净利率为49.39%/18.02%,同比变动-1.44/+0.39个pct。22年受疫情封控等客观原因影响毛利率有所承压,但受益于精细化管理推进,净利率仍有提升。期间费用方面,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6.67%/5.96%/-0.21%/8.48%,同比变动-1.10/-0.40/-0.48/-0.21个pct,三费费用率整体下降2.19个pct。现金流方面,经营性现金净额11.00亿元,同比+2.60%。

  消费品并购易马增速亮眼,外延加速完善业务布局。分业务看,贸易保障/消费品测试/工业品测试/生命科学/医药及医学服务收入分别是:6.62/7.16/9.04/22.97/5.51亿元,同比分别变动+15.48%/+44.63%/+12.52%/+10.04%/+49.14%;毛利率分别是65.85%/48.59%/40.58%/49.12%/46.23%,同比分别变动-0.63/-2.44/-4.01/-0.26/-1.80个pct。其中,消费品测试增速较快,主要系并购德国易马带来较大增量所致,医药及医学服务受收购并表及短期核酸业务影响增长亮眼;外延方面,2022年对外收购4次,1)投资2065万元收购华邦检测70%股权,华邦检测主要是做环境检验测试服务;2)投资2900万元收购维奥康100%股权,维奥康主营药品研发业务;3)投资1.63亿收购蔚思博100%股权,蔚思博主要是做可靠性验证、失效分析等消费电子科技类产品验证服务;4)投资930万元收购希派科技100%股权,切入标准物质领域。公司逐渐完备实验室布局、增加能力,为长期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投资建议:公司所处检测行业是长坡厚雪优质赛道,长期确定性强。公司原有业务保持稳健、新业务加速成长,结合适当外延,有望充分受益国内经济平稳复苏加速成长,预计公司2023-25年归母纯利润是10.94/13.35/16.28亿元(23-24前值11.16/14.04亿元),对应PE 28/23/19倍,维持“买入”评级。

  2022年营收/归母净利润同比+87.48%/+45.63%。公司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37.62亿元,同比增长87.48%;归母净利润3.21亿元,同比增长45.63%;扣非归母净利润2.74亿元,同比增长44.01%。公司各实验室有效扩大订单承接能力及交付能力,带动业务收入高增。单季度看,22Q4公司实现盈利收入10.80亿元,同比增长62.43%;归母净利润1.40亿元,同比增长10.97%。

  盈利能力承压,现金流情况大幅改善。2022年公司毛利率/净利率为35.55%/8.62%,同比变动-10.61/-2.36个pct。主要系核酸检验测试收入高增而盈利水平较低拉低整体盈利能力。期间费用方面,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分别为9.71%/7.70%/0.15%/7.38%,同比变动-6.02/-2.97/+0.13/-0.10个pct,期间费用率整体下降8.95个pct。现金流方面,公司经营性现金净额6.23亿元,同比+1217.69%。现金流状况大幅改善。

  传统领域持续补强,新兴业务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分业务看,生命科学与健康环保 /汽车及其他消费品/安全保障/电子电器/计量/认证业务收入分别是:32.35/2.87/1.57/0.71/0.10/0.02亿元,同比分别变动+87.69%/+52.54%/+247.90%/+74.43%/+31.22%/+39.85%;生命科学与健康环保毛利率为32.07%,同比变动-12.74个pct。1)传统业务:公司收购北京博雅晟康医学,为公司体外诊断试剂研发生产奠定基础,多个实验室检测资质成功扩项。2)新兴业务:收购深圳通测,中标海关国家新能源电池产品安全遴选项目;电子电器和5G检验测试领域的竞争实力逐渐增强;收购深圳米约、成都米约计量检测有限公司,拓展医疗计量领域。公司通过内生外延方式,逐渐完备传统及新兴业务领域布局,为长期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23Q1收入总体平稳,业绩同比增长68.08%。公司23Q1营收5.25亿元,同比减少1.50%;归母净利润0.09亿元,同比增长68.08%;扣非归母净利润0.04亿元,同比减少65.18%。毛利率/净利率为40.67%/1.77%,同比变动+1.54/+0.74个pct。2023年一季度疫情管控政策放开,核酸检验测试业务骤降导致公司医学业务出现经营波动。

  投资建议:公司是我国领先的综合性检验测试的机构,检测行业长坡厚雪、公司自身行业领先。伴随新能力建设及产能释放、“内生外延”双轮驱动战略推进,公司有望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我们预计公司23-25年归母纯利润是3.63/4.90/6.40亿元,对应PE30/22/17倍。公司合理目标价格的范围为37.94-50.63元(对应23年PE30-40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2022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8.23%,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0.89%。公司2022年营收230.08亿元,同比增长28.23%;归母净利润43.20亿元,同比增长20.89%。2022年通用自动化需求承压,电梯行业需求下滑,公司把握结构性机会,凭借交付能力和解决方案优势实现较快增长。2022年公司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35.01%/18.80%,同比变动-0.81/-1.71个pct,盈利能力基本稳定。2022年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分别为5.47%/4.75%/0.54%/9.69%,同比变动-0.38/-0.08/+0.92/+0.30个pct。2023年一季度公司营收47.82亿元,同比增长0.07%;归母净利润7.47亿元,同比增长4.15%。公司2023年度经营目标为收入同比增长20%-40%,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0%-30%。

  工控业务把握结构性机会,新能源车和工业机器人业务迅速增加。分业务板块来看,1)通用自动化业务:2022年实现收入114.65亿元,同比增长27.64%。2023年一季度实现收入27.07亿元,同比增长9.74%。2022年通用变频器/通用伺服系统/PLC&HMI/电液系统收入为43.29/49.89/13.13/4.50亿元,公司PLC大量切入高端应用领域,订单增速超80%,小型PLC市场占有率提升至11.9%,位列国内第二、内资品牌第一。自动化行业需求承压,公司把握结构性机会,发挥多产品解决方案竞争优势,通用自动化业务实现较快增长。2)电梯电气大配套:2022年实现收入51.62 亿元, 同比增长3.92%。2023年一季度实现收入9.21亿元,同比下滑21.98%,主要系地产行业影响,电梯行业市场需求下滑所致。3)新能源车业务:2022年实现收入50.88亿元,同比增长70.02%。2023年一季度实现收入9.04亿元,同比下滑2.23%。公司新能源乘用车业务受益于客户定点车型SOP放量,新能源商用车业务拓展新产品,取得较快增长。4)轨道交通业务:2022年实现收入4.64亿元,同比下滑11.81%。取得较快增长。2023年一季度实现收入0.26亿元,同比下滑64.08%,主要系国内轨道交通牵引系统采购总量下滑,部分项目交付延期。5)工业机器人业务:2022年实现收入5.61亿元,同比增长54.96%。2023年一季度实现收入1.36亿元,同比增长29.06%。公司聚

立即咨询: 华体会app下载入口